理想社区_理想汽车

工程师八问:理想汽车到底给了我什么

有个理想_

2021年8月25日

“2017年公司挺难的,紧接着又经历SEV叫停的波折,在那个时候加入车和家,你当时考虑过这可能是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吗?”

“没有。”

“为什么?”

“当时李想给我们讲过几次课(即现在的想哥培训课《品牌与组织》),那几次课很震撼,他从另外一个思维角度把我们的思想给打开了。那时候觉得,就算有一天我们没干成,我都是赚的。”

我跟士颖(理想汽车座舱部灯具负责人)的沟通中,士颖每谈一句业务,后面都会跟一句“我们的企业文化太好了”,于是顺着这个心情谈一谈他心中理想汽车的企业文化,以下是八问八答实录(略经删改)。

问:从传统车企来到理想汽车,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士颖:文化。为什么我觉得在理想汽车工作这么开心,愿意用150%甚至200%的意愿去工作呢?核心在于我们的企业文化。文化的表现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成年人,背后的能力支撑是高七。

问:能否选择你认为最核心的一点?

士颖:主动积极,就是主动去选择有意义的事情。

在传统环境里,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推脱责任,他觉得这反正也不是我的事儿。我觉得我们文化最大的差异点:我们所有人的目标不是担心受罚,而是我怎么把它解决掉,犯错误了可以以后再去做复盘。主动积极——主动去选择有意义的事情——解决问题就是有意义的,推脱责任就是无意义的。

问:主动积极给你这么大的感触,能举一个例子吗?

士颖:特别多。比如,我们有研发、采购和采购质量三个团队,也叫“三驾马车”,需要紧密配合。但是三个部门的智能定义天然就是需要平衡的,比如研发希望技术越先进越好,采购需要价格越低越好,采购质量希望质量问题越少越好,所以传统主机厂三个部门通常是对立的。但是我们的团队非常融洽,有任何问题,大家会相互支持、相互支援。

问:有没有吵过架?

士颖:有。有一次是这样的,生产线有一批次的车型远光灯调整不到位,我们前期是有过争执的。为什么出现争执?因为大家从各自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只看到了现象,没有把这个现象做进一步的问题分解和真因寻找。

但是后来就坐在一起分析这个问题到底在哪里,我们通过TBP(丰田工作法)去做分析,哪些地方是工艺应该关注的,哪些地方应该设计关注的,最后我们就达成一致,去从各个方面做了提升,达成了最佳效果。

大家的一个默契是,“我就是要把这个灯做出来”,不计成本。

问:2021款理想ONE我们做了一定的升级,讲讲细节?

士颖:现在很多人谈2021款理想ONE的环形灯带,我更想说2020款的理想ONE。当初最大的困难是供应商不配合,因为当时他们不看好我们的车,以为我们就是骗钱的,很多资源要不来。

我挺自豪的一点,就是有很多结构都是我们主导,供应商按照我们的方案做,其实相当于我们做了很多供应商应该做的事,本来对于传统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是黑盒子的东西,比如结构能力,一些外观的评价能力,我们也要做得很深入——这就是正向选择,选择有意义的事情。

理想ONE上市的时候,我们是第一个把全贯穿环形灯带做起来的主机厂,且把发光区域做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没有这种主动积极的文化,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曾经有一个方案,供应商认为做不出来,我们前前后后给他想了5轮方案,最终大家一起搞定了。我经常和供应商伙伴坐一起开玩笑,我说我扣你20万没毛病吧?当然不是真的扣钱,也并不是压迫供应商伙伴。最终大家都获得了成长,一路走过来都是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为用户创造价值。

2021理想ONE环形车灯

问:这种“成长”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比如说现在你让我选,可能我第一反应是凭感觉“投票”,本能回避很辛苦的东西,但是一旦做了另一种选择,再回头去“称重”自己的成长,就觉得是值得的。有点类似于投资人喜欢说的“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器。”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好多新员工加入的这个过程,你作为团队leader是否有类似的体会?

士颖:有体会,我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我觉得留住一个人才有几个层面,第一就是薪资;第二是职业发展前景(前两点在一些岗位可能互换位置);第三是成长。如果有第四个,那就是心情。我把“成长”放在“心情”前边,因为我相信我们公司都是成年人,大家想法是一致的。

问:2021款理想ONE销量节节攀升,你有什么体会?

士颖:还是文化。我们产品力满足市场,然后工厂排产、产能提升都迅速跟上了,全行业缺芯片我们就出去找芯片,销量这么强说明了什么?我们公司的文化特别一致,大家都在主动积极,有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哪怕有一个环节出问题,我们都成不了今天的样子。

问:一切为了“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关于我们的品牌使命,有什么体会

士颖:说起来有意思。我践行我们的企业文化,发现不仅工作变好了,家庭也变好了。以前我总觉得老婆容易钻牛角尖,有时候不讲道理,我就不想沟通。但是,主动积极是做正向的选择——是选择逃避呢,还是选择主动沟通呢?沟通才是有意义的选择。想通了这件事,我们家庭幸福感大幅提升,“大幅提升”这个词不是夸张。

“幸福的家”是给到终端用户的价值,但是首先,这种文化让我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的家”。

编辑后记

士颖说,日后条件允许,自己很想做一些教育类公益(他坚持认为这是小事,算不上“公益”)。我想起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生坚持: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原句出自亚里士多德)。有人曾批评伏尔泰: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部分能否改善整体?教育真能改变社会吗?我问士颖同样的问题,他回答:“一定能。”

士颖说,就好像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理想汽车的工作确实改变了生活。

以上八个问题像一场内心对话,标题取为“工程师八问”而不是“八问工程师”,因为这些问题更像我们每一个人的自问。

理想汽车到底给了“我”什么?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交流。

插入表情
已输入0字

29 条评论

时代前沿

好企业文化转化为好产品

幻步

理想能做好,能抓住用户需要,这是选择理想的最大原因。只有适合才是最大的动力。 最终,理想成功了~

zzho

加加班,快交车

凤梨太太

座舱灯光设计师,能不能做个奔驰那种氛围灯啊

Mr苍孙

有一说一,虽然认可理想品牌,但公司在招聘原则上太过死板了

Roy荣先生

20款星环灯求付费升级,不然不要谈什么不计成本还有其他的冠冕堂皇的话

鼎力

卖辆车没欠你什么吧

人人人

连透镜都减配的蜡烛灯有什么好炫耀的? 20款日行灯为了寿命把亮度调暗了怎么不解释下,别说法规,行人警告声不是提供开关给选择吗! 座舱灯光就一个白色,没有设计是最好的设计

大师柳

虽然只是作为车主去考量和感受这辆车所带来的驾乘体验。但是我要说,它真的就是一个充满价值和幸福延续的“伙伴”。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确实给我带来了质的变化!一家人的出行不再枯燥乏味,一个人的驾驶也可以拥有贴心关怀。我相信,你们的努力换来了大多数像我一样的认可。“千夫所指”并不可怕,因为能为别人去创造移动之家的使命本身就是神圣的!

老马是个俗人

这大灯还是不计成本做出来的啊,亮度着实一般。。

ONE福

20款那么烂的灯还拿出来炫耀

Vincent特

理想君多多分享这种小故事

宽哥

我以为士颖是个女的

泥巴色的纯白

这车我能找到的唯一的槽点就是音响太弱了

宽哥

仔细听

QAY

20款星环给个升级啊,白天开着,颗粒感明显的厉害不能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啊。

菩萨畏因

你想多了

小发呀

为什么你们可以把大灯做成了蜡烛灯那么暗

菩萨畏因

问的好

Yugoslavia

只有透彻理解客户的应用场景,才能明白客户需求,才能规划和研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给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做任何产品都是一样,几分付出,几分收货。

万有引力

规避了【不做不错】。 像个成年人一样去沟通、担当、成长!
页面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