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理想_
2024年3月7日
人们第一次远远看到理想MEGA时,它优雅、无瑕,行驶在路面如同鲸鱼正在大海游弋,引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纪。而当身处其中时,谁又都难免呼吸一滞:“太大了!”
仰望它也如同仰望深海中最大、最有力量的生物“鲸”一样,巨大体量的冲击感带来的事实是——理想MEGA,重新定义了MPV的大尺寸空间。
从框架到细节,从草稿纸上的寥寥几笔到行驶在道路上的一抹星环灯,理想MEGA从来不曾停止思考的问题是——大家庭需要怎么样的移动空间?在多年来MPV市场空间设计似乎陷入停滞的境况下,理想MEGA还能如何超越?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MEGA大空间的故事,走向迈向宽敞舒适未来生活的第一步。
01
为什么MPV的空间这么多年没有创新和改善?
汽车工业发展繁荣至今,对大多数人来说,MPV一直是空间宽敞、舒适度高的代名词。然而,真正能触动人心的空间设计却难得一见。仅从技术成熟度这一点考虑,MPV的基本形态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想要实现颠覆性的创新更加困难。
特别是在现有的燃油车架构下,MPV的空间潜力基本上挖掘到极致了。而理想汽车为家庭而生,它深知大家庭出行的第一需求是空间,一个能够装满全家人生活和热爱的MPV才是我们的追求。
因此,从一开始,理想MEGA就确立了可以实现5C快充+旗舰空间的纯电架构。我们从来没有犹豫过要兼容传统架构,因为我们认为纯电架构才能提高空间的上限。如Leon(整车集成负责人)所说:“我们面对的从来不是创新的选择,而是创新的必要性。”
也得益于此,理想MEGA总布置团队可以在理想MEGA上大展身手,施展创造“鲸”级超大空间的想象力。
首先是在电机和悬架的选型上,在满足整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我们会最大化考虑车内空间的需求——理想MEGA采用了前155kW异步+后245kW永磁同步(主驱)的电机组合方案,主后驱的架构选型,对减小前舱空间非常有利。
对于影响汽车空间最大的前舱,理想MEGA总布置团队也坚持正向开发策略,牵头拉着各专业创新设计了各种方案,比如钟摆式电机布置+倾斜电驱控制器方案、副车架导向臂前置+转向机前置方案,优化传递路径,减小前舱溃缩空间。得益于此,理想MEGA实现了同级最小的机械空间(前保到油门踏板纵向距离)。
理想MEGA有同级更严苛的安全标准,特别是要满足88km/h尾碰的要求,比常规国标50km/h尾碰标准更高,这对电池后边界影响非常大。
如何让动力电池空间最大化,拓展动力电池电量的上限的同时保证安全,也是总布置小伙伴们绞尽脑汁思考的点。
对此,总布置团队做了两点创新设计:一是在满足底盘舒适性要求下,极致压缩后H臂的X向空间,“基本上悬架杆系中间要多走一根线束都非常困难。”阿盛(总布置工程师)说;二是动力电池前后边界围绕前后副车架做仿形设计,把边角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我们并非一开始就只追求大空间,而是在解决各方面矛盾和找到最优解的过程中去达到这个目标。“总体空间设计是重要的一环。但如果失去了安全或风阻系数的特点,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如艾斯高尼斯爵士在《H point》里说的那样:“车辆设计与配置的思考,或者说的更通俗一点,优秀的产品定义,是玩弄感性和理性的高手。传奇之作,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在各种妥协之下,找到那不偏不倚的平衡点。”
追求极致空间的过程也一样,我们从来不认为“大”就是最优解,而是思考它与其他配置结合是否能为大家庭提供安全、宽大、舒适、易用和高品质的移动空间。
家里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空间里,获得最大的幸福。这是我们对“大”的定义。
02
如何衡量“大”:让空间和舒适成为奢侈品
当我们在讨论空间时,如何衡量“大”一直是团队的核心议题。理想MEGA的“大”不单单只是在纵向空间的延伸,还在于综合“得房率”这个细致入微的指标。
而理想MEGA在这些方面都表示了对于超级空间的绝对敬畏:长5350毫米,宽1965毫米,高1850毫米,轴距3300毫米,L1长度(踏板到尾门槛)3791毫米,综合“得房率”高达70.86%。有用户说:“这就是我的‘300平米豪华大平层’!”
聚焦到乘坐空间,理想MEGA二排腿部空间898毫米,超7系长轴距版。二排座椅调至最后,二排腿部空间可拓展到1098毫米。即使是身高两米以上的篮球运动员,坐进去腿也完全能伸得直。
同时我们还保障了二三排进出的便利性,理想MEGA在有二排座椅固定扶手的前提下,提供超宽中央通道(160毫米)的设计,三排乘客在进出过程中,二排座椅无需做任何调整,二排乘客也无需做任何肢体避让。
其中,包含很多极致的空间细节,都是工程师们一毫米一毫米抠出来的。
就像理想MEGA要在二排座椅扶手上加上50瓦的无线快充,而这可能会侵占到二排通道的空间,或者需要调整座椅的设计。但实际上,我们找到了一个有效的中间方案,规避了这个问题。
“在保证扶手和无线充电宽度的前提下,我们把扶手下面的扶手空间制作成弧形设计,使得腿部的开合角度能更大,臀部能感受到更大的座垫空间。”工程师阿坤说。
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出发,整车布置团队抠出空间,并能够让用户真正感受到空间的优化。“有些用户可能觉得友商因为没有中央通道,座椅宽度和我们的相仿,但我们通过设计优化和C柱断面的改进,在原本有扶手、无线充电等一些对空间不利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做得比他们宽。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结构的优化,达到了既满足空间需求,也能满足舒适配置的要求的目标。”
任何一个方案的打磨可能要花上1到2个月的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整车布置团队还要协调其他部门的需求。“就像一个有很多孩子的家庭的父亲一样,得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感受。”
在保证二排空间的前提下,同时实现的还有极致的三排空间:理想MEGA三排腿部空间799毫米,头部空间943毫米,乘坐空间超过5系长轴距版,也化解了传统MPV“谁都不想坐第三排”的尴尬问题。
而对MPV来说,兼顾二排三排空间已是不易,在理想MEGA造型上溜背设计对顶棚空间还有压缩的情况下,还能实现这些堪称完美的数据更是奇迹。如媒体“大飙车”所说:“这个车最难的一点是兼顾一排,二排大空间的同时,第三排这么爽。”
怎么做到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观形态和内部空间设计中进行创新,解决低风阻的问题同时智取大空间。”工程师阿龙说。为此,理想汽车整车布置团队对空间进行了极致的探索和开发。
在众多改动中,有三项最为关键,一是在下车体上挖掘副车架和电机集成上的空间,这不单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排布逻辑上的创新,最终成功释放了更多的三排内部空间。二是创新性设计了二排遮阳帘卷轴前置的方案,让三排天窗视野更大、更敞亮。
此外,为优化三排腿部空间,“我们联合了座椅团队,在满足二排乘客靠背舒适性的前提下,调整了安全带卷收器的高度、靠背支架以及吊紧位置,错位布置,换取了三排腿部足足10mm左右的优化空间。”阿坤说。
这些并不是终点,最夸张的是,在保证全车乘员腿部空间的同时,理想MEGA还实现了同级别车型中最大的后备厢空间:后备厢标准进深达到680毫米,是主流MPV车型的三倍,地板下额外69升储物格,车内7人满载时,可以放下4个28寸+2个20寸行李箱,也就是一家人出行两周的行李。
在后备厢的空间拓展上,团队曾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在保证造型尾部下溜的造型和风阻系数0.215的前提下,还能增大行李箱的Z向空间。最终他们选择了向下探索的策略,一定要设计出干净、平整且高度大的行李箱沉坑。
“我们首先将补胎工具包布置在用户不大能感知到的两侧内饰板内;二是通过设计细条形的空气罐,空气泵侧边布置,创造出高度方向更深的存储空间。”工程师阿飞介绍。这多维度的考虑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实用需求,也为整个行业的后备厢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理想MEGA还首次采用了电动魔术翻折座椅,前翻折之后,它就像是储物间和客厅之间的一个屏风,让家更整洁,还能防止急刹后,行李冲到第二排,又不影响后备厢沉坑的使用。此外,它还考虑到了便利性,不需要移除座椅下的物品,行李箱内便可放置。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在空间上有所创新。
提出翻折座椅场景的想法来自于工程师真切的生活需求,董姐(人机交互工程师)说:“当时还是疫情,大家偶尔会外出采购物资,我们就在想,如果一次性采购许多物资,后备厢一定要大,这是我们要做成这件事的动力。”
同时,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三排安全,我们以用户视角思考,确保每个座位都能满足高强度的碰撞防护要求,让每个座位的乘员都能被平等对待。
理想MEGA的空间得以实现颠覆性变革的密码就藏在这些细节中,基于以新形态智取大空间的策略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组成了理想MEGA不寻常的一部分:把用户价值放在首位,让空间和舒适成为一种奢侈品,而非可有可无的功能堆砌。
03
要大,还要让阳光洒满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不久前的理想MEGA媒体试驾会上,更多人坐进车里,驾驶理想MEGA时感受到的是“大”的不一般:
极客村长说:“坐进MEGA里,大面积玻璃带来的通透感像是坐进了旅游观光车的二层,三排视野也非常开阔。”
互联网俊明说:“巨大的前风挡视野绝佳,三角窗无盲区,真的就像开高铁一样,驾驶信心倍增。”
来到MEGA的内部,这是一个通透简约的家居空间,更大的在于视野:MEGA全车的玻璃面积,超过8.26平米,前排有超大风挡与超大三角侧窗;二排侧窗面积0.97平米,二排侧窗高度达到半米;三排侧窗面积0.87平米,比主流MPV的二排还要大!贯穿二三排的超大全景天幕与一排全景天幕,均配备电动遮阳帘。
在如此通透的空间内,抬头看向窗外或天空皆是景色,那些淤积心中的烦恼也很难不扑棱棱地从出口飞出,全身心都因此舒展开来。
“我们希望这个空间是不一样的,不仅空间要大,还要让阳光洒满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让家庭用户一进入这个空间,就能获得放松和愉悦。”
要做到这些,靠的是整车布置团队在细节上的充分思考和技术上的反复打磨,比如天窗面积的拓展。阿洁说:“我们在宽度方面特别是两边出风口、麦克风、扬声器等区域,采用了极致的设计,一方面满足侧气帘结构和展开要求,其次尽可能向外布置。我们也尽量压缩截面宽度,比如风道结构,使得它尽可能紧凑,从而释放给玻璃天窗的空间。”
遮阳帘卷轴前置的创新方案也将理想MEGA的通透性提升到了新高度,特别是坐在第三排,无论是侧窗还是天窗,视野都令人叹为观止。
“传统车型通常会将卷轴放置在车辆后部,这会占用大量空间,而我们选择了卷轴前置方案,通过断面的压缩和配置优化来释放更多空间,并设定了具体的数值力求达到最佳的性能。”阿飞解释。
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还在于,两个小孩一般坐第三排,遮阳帘打开一半他们就可以看到天空了。妈妈一般坐二排的时候,遮阳帘只开一半又可以帮她们遮到太阳。
这种对视野范围的重视,细致入微至每一个安全和风格设计的调整,都能让驾乘者享有更安全、更惬意的出行体验。因此,当我们坐在理想MEGA内,就拥有了掌控子弹列车般的驾驶感和向往感。
而一开始,我们就定义了这些让全家人放松愉悦的空间场景。“我们不是像其他车型或品牌那样逆向设计,而是很早产品就定义好了,之后所有的工程设计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的。在理想MEGA的开发过程中,空间始终是一个很高优先级的考量点。”阿飞说。
04
要大,还要考虑哪怕1%的用户使用场景
没加入理想汽车之前,董姐经常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孩,和父母一起自驾游,有一次还从上海开到了青海,全程大概五千多公里。“那时候开的车相对比较小,小孩要睡觉的时候都不得不抱在手上,所以我常常想,如果有一款适合我们这样,经常六七个人出行的大家庭的车就好了。”
作为一位人机交互工程师,董姐的一家就是中国大家庭的典型代表,从自己的出行经验和对大家庭需求的深入了解出发去创新产品功能,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
彼时她还在合资大厂做小乘客舱的空间布置,几年后机缘巧合下选择跳槽到理想汽车,负责理想MEGA的人机工程,和团队全心致力于打造出符合大家庭需求的车辆——理想MEGA。
这款车不仅空间大,而且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充分考虑了用户的日常需求和便利性。
就像我们日常出门都喜欢带的保温杯,在车上的使用概率却不是很高,所以传统仪表板杯托开发时会忽略这一场景。但某次团队共创时提出了一个杯托使用场景——杯托中放上保温杯时,用户是不是会感觉更加便捷舒适?
由于保温杯的尺寸通常比我们通常考虑的杯子要大得多,既高又胖,所以这给杯托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问我,考虑到使用保温杯的频次并不是很多,是否可以牺牲掉它的便利性?而共创时小伙伴一致认为既然杯托直径可以支持,那就不要考虑工况的频次,只要有这个需求,我们就要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即使用户只有1%的使用概率,我们都要做好、做到最好。”
大家的坚定彻底改变了董姐在合资企业工作十多年的惯性思维:不再只考虑工况的频率问题,只要存在这种使用场景,哪怕是1%,我们就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解决。
最终,工程团队成功开发出一个既能顺畅放置保温杯、又不影响驾驶操作的杯托设计。并且,在其他空间布局上也做出了创新,比如增大手套箱尺寸,甚至可以容纳小型女士包。
相同的案例还有B柱长拉手的设计,最初团队在长拉手和短拉手之间纠结过很多次,某次共创到凌晨,最终下决心:“我们主要面对的是家庭用户,肯定有小孩需要使用拉手上下车,应该设计为长款。”董姐和工程师们因此重新对B柱拉手进行了人机研究和数据支持,比如多大的小孩能使用、合适的高度和长度应该是多少?
虽然产生了一部分工作量,但她乐在其中,“作为家庭用车,确实要照顾到小孩的使用需求。这也是我在理想的成长。之前做人机时,标准都是基于男性用户的常见身材比例。但在这里,我很乐意去做儿童研究。我们也额外找了很多儿童数据来建模,计算拉手设计。”
为了更放心,她还带了她的两个孩子去车间做实验,测试B柱拉手的使用情况。测完之后两个孩子对汽车的布置和设计上面甚至都成为了小小专家,回家打车坐在滴滴上也开始一本正经的评价:“这个遮阳帘应该在这里......”
今年是她在理想的第三年,她说:“在理想汽车做人机很爽,因为只要逻辑紧密,我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大家都在一起探索,明白了问题的本质之后,还有一群同伴和你一起前进。如果你自己探索到了一个‘why’,就像一个小石子扔进去湖面却没有回响,可能坚持不了多久。但是如果有小伙伴和你一起来实现你的理念,转化成‘how’,那就能激励你坚持,方向一致的情况下最终就能实现真正的产品落地。”
其实就是一群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合作起来就很有成就感,否则只是一个人机数学模型、一个算法,如果没有专业来帮助实现,就是空中楼阁。
理想MEGA的成功发布,是在各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仅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学会了提前洞察市场、感受用户需求。“在理想开发一款车的经验可能比在老东家做五六款车的经验还要丰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成为中国大家庭出行的首选。
理想MEGA,真正能够容纳大家庭7个人的超级空间:综合得房率70.86%,二排空间超过7系长轴距,三排空间超过5系长轴距,更大的MPV后备厢空间,极佳的MPV便利性和视野。
我们从整车布置和人机工程的交互逻辑思考,围绕大家庭的出行场景需求,将理想MEGA打造成家庭科技旗舰MPV,让全家人都能在理想MEGA上享受一起欢声笑语的时光。
理想MEGA不只是一个理念的具象化,它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移动大空间。
理想MEGA,最大的幸福!
共 12 条评论
xyxuuuu
我幸我命
土豆丝-彭
CeciMak
马航的理想
Se7ven7
人生8888
饺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