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社区_理想汽车

比舒适更舒适,理想MEGA的“大沙发”它来了

有个理想_

2024年2月25日

如果说,理想L系列的“大沙发”为“移动的家”树立起了行业标杆,那什么样的汽车座椅,才能更进一步,给中国大家庭里的每位家庭成员,都带来更极致的舒适体验?

超越理想的,唯有理想。

作为中国首款大型全尺寸家庭科技旗舰MPV,理想MEGA重新定义了MPV产品的乘坐舒适体验,更实现了三排平权。

如果说商务MPV的座椅是两张商务沙发加几把折叠椅,那MEGA则是给7个家人准备了五张七座最舒服的意式沙发。前两排是四张独立的单人沙发,三排还有一张三人位沙发。每个位置都是主座,不管坐在哪里,都是顶级的待遇。

今天,我们跟随理想MEGA的座椅研发团队,提前带你去感受一下,什么才是更为极致的舒适体验。

01

总被忽视的前排座椅,能否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对于传统MPV,最不受重视的座椅就是前排。一个给司机用,另一个要么不坐人,要么给助理、保姆坐。但对家庭用户而言,一个移动的家、幸福的家,开车的往往是男主人,而副驾坐的最多的则是女主人。对于一排的座椅舒适度,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将就和妥协。”理想MEGA的座椅研发负责人大雄说。

首先是驾驶位。仔细观察开车的人,你会发现他的颈部往往向前微倾,背部和腰部也有所绷紧,手随着方向盘而抬高,脚尖为了踩踏板而始终翘起。看似动作幅度都不大,但全身的肌肉都保持在了一个收缩的状态,短时间内还好,可一旦长途驾驶,长时间的僵硬,很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腰酸背疼。

即便车内的空间设计得再宽敞、座椅设计得再符合人体工学,驾驶时身体活动范围始终有限,无法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为此,我们不仅将全新的SPA级16点按摩搬至车上,靠背10点座垫6点,全面覆盖驾乘人员的肩、背、腰、臀、大腿,用专业的按摩有效缓解家人的旅途疲惫和肌肉酸痛,

更打造出了首个可以根据驾驶时长,自动调节座垫软硬的主驾驶魔毯座椅。

“理想MEGA上的每个按摩点,都对应着一个气袋,通过气袋的充放气就可实现独立精准的控制,不止按摩方式可以变得十分灵活,整个座椅按摩也能最大程度覆盖到人体的穴位。我们的气袋可以模拟握拳屈拇指,用拇指关节表面突起处点压的方法,进行单点激活按摩;模拟拳掌着力的方式,在背部做推动,力量深透,波浪滚动;模拟推背的手法,用舒缓轻柔的方式帮助全身舒缓放松;也可以针对背部、腰部、臀部等进行局部区域按摩。这样,即便长时间的驾乘,通过按摩功能,也能最大程度对紧绷的肌肉实现放松。

此外,我们创新性地为主驾座垫额外增加了2个气袋,让座垫六个分区的软硬度、厚度,都可以随用户喜好自主调节。用户可以在车机设置中自行选择座垫的舒适、标准、运动和自动模式。

如果选择自动,座垫软硬将会自动匹配魔毯空气悬架设置的模式,让舒适更舒适,让运动更运动。”大雄说。

解决了好了驾驶位的舒适性,则来到了更为棘手的副驾。

“对于商务用车,传统MPV不重视一排的这种取舍无可厚非,可理想MEGA是为大家庭的用户打造,我可不敢让我媳妇坐在一个这么憋屈的副驾上。我们希望在让二排尽享极致空间与舒适的同时,一排的乘员也能获得相同的乘坐体验。为此,我们将理想L7饱受好评的‘皇后座’搬到了MEGA的前排副驾,副驾驶座椅不仅标配三档加热/通风功能,电动一体式可加热腿托可调角度最大可达65度,并用柔软的Nappa真皮覆盖,让坐在副驾的女主人,在坐上座椅的这一刻充分放松。”大雄说。

为了不侵占二排乘员的空间,大雄他们选择了不后移座椅就能正常使用腿托,可前排的手套箱却让他们头疼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一度很纠结,像手套箱这样的基础功能到底可否被舍弃?许多家庭都习惯使用手套箱来存放用车手册、药品、口罩等小物件,一旦为了腿托而去掉手套箱,这些零碎的物品将无处安放。为此,我们坚持保留了手套箱,并通过不断对空间进行挖掘,在舒适性和实用性之间试图找到平衡。

最终,通过对腿托机械结构的极致压缩,我们不仅让副驾乘员拥有了能大幅提升舒适性的腿托,享受同级别最大的脚部与腿部空间,还通过与内饰及总布置的伙伴共同对副驾空间进行极致的设计优化,一毫米一毫米的抠细节,生生挤出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手套箱储物空间。”研发工程师栎茹介绍。

02

不断被推翻的二排座椅方案,只为打破基础舒适性的天花板

对于一台MPV车型,最被人关心的始终是第二排的乘坐体验。

打开理想MEGA的侧滑门,首先映入眼帘的,除了双VIP独立座椅,还有一个宽大的中央通道。与许多品牌的打造理念不同,我们并没有为了追求座椅的宽大而舍弃中央通道。在理想MEGA上,二排依旧保有一个足以让成年人轻松通过的中央通道,让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在进入第三排时,二排的乘员都无需下车。

但真正令人惊讶的,还是当你坐上座椅的那一刻,即便不开启任何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你依旧会感觉坐在云端,身体的每一寸都被恰到好处地承托起来。

“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这些都是锦上添花,不能当作雪中送炭。加热我们做到了270度环抱加热,不仅覆盖座垫、靠背及侧翼,我们还延续至了扶手和腿托;通风,我们通过采用全新的风扇、通风海绵,并对发泡上每个孔的大小及位置都进行优化,实现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通风量;按摩我们也全面升级为了SPA级16点按摩。

但座椅舒适性的关键,其实是在于去掉了这些‘功能性’的标配后,用户坐着到底舒不舒服,能不能让大家在坐上座椅的这一刻短暂摆脱生活的负担,在此得以舒展放松。

如果这些做不到,那加热、通风、按摩做得再好也没用。因此,在评审座椅时,我们只评审‘基础舒适性’。

可每个人的驾乘习惯、坐姿、高矮胖瘦都各不相同,‘舒适’其实是一个主观的概念,环境、温度、姿态,甚至穿着的衣服都会对座椅的体验造成干扰。对于我们研发而言,就要力求在各种情况下,让大家庭里的每个人坐在MEGA上,都能拥有他觉得舒适的感觉。”大雄说。

听起来似乎很魔幻,但他们的确做到了。

理想MEGA的二排,不仅坐垫的长宽高全部超越迈巴赫S级,靠背也做到了MPV中最大的95度后躺角度,并配备了一体式腿托,最大可调角度达到78度,可以给腿部带来良好的承托。

二排座椅的前后自由移动长度达到500毫米,当滑轨移至最后时,即便身高两米的乘客,都几乎可以在二排完全伸直了腿乘坐。如果再放倒第一排的座椅,与第二排座椅相连,就可以形成一张超级大床,让家人享受躺平的感觉。

人体在乘坐时,身体每个部位对于压力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就要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进行各部位支撑设计,我们的座垫需要针对人体尾骨、坐骨、大腿、臀部、小腿,靠背针对骶骨、下腰部、上腰部、背骨、肩部等区域逐一进行优化。我们以2.7万份中国人体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精密的体表、肌肉、关节、骨骼建模,推导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的座椅体压实现方案。

MEGA作为一款旗舰产品,它的乘坐体验也必须同样旗舰。

可就当座椅研发团队信心满满,拿着样件去给李想评审时,却被泼了一头冷水——二排的舒适性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当时已经进入了基地样车试制阶段,留给团队进行优化时间只剩不到3周时间。

“当时临近国庆、中秋假期,别的人想的都是时间过得快一点,赶紧放假出去玩,我们想的却是时间还能不能再多一点,再多给我们点时间来让我们思考如何让MEGA的座椅舒适性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第一时间组建了座椅舒适性攻克小组,拉动供应商资源,连续两周,每天都几组人马轮番上阵,24小时不间断进行大量的方案验证和样件制作。光是座椅的发泡海绵,在短短三周里,我们就足足打造了160个不同的产品。

也正是通过反复的实验,我们才终于找出了想哥认为‘不够舒适’的根源。MEGA的座椅上,人体的髋部位置距离脚跟的垂直高度较小,且大腿角度偏大,很容易导致乘坐时给人一种支撑不足的感觉,特别是对像想哥这样身高较高的用户,这一问题会更为突出。根据这一痛点,我们重构了座垫的造型面,抬高了座垫中后端的型面,并通过增加发泡厚度、调整发泡配方来提升对臀部的支撑性,面套的真皮我们也更换为了更为柔软,获得LWG(国际权威皮革环保组织)金牌认证的打孔Nappa真皮,尽最大可能去提升二排的舒适性。”栎茹说。

经过夜以继日的不断尝试,座椅研发团队终于完成了改善样件。大家都对这次的样件信心满满,相信进一步提升了舒适性后的座椅一定能打动李想。可当李想再次坐上去体验,不悦的表情又一次在他脸上蔓延,“虽然承托性有了改善,但座椅表面还是不够松软,不够完美。”

“如果我们降低发泡本体硬度,的确能增加座椅表面的松软感,入座的舒适性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但臀部的支撑性就会变差;反之,如果我们不那么追求表面的松软感,臀部的支撑性会更好。我们再一次陷入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困境。当时已经进入了研发的最后阶段,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搏的机会。经过彻夜的讨论和分析,光是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就列出来了几十种,写满了整整一面白墙。最后我们决定采用分层结构和慢回弹海绵来提升入座表面的松软感,同时兼顾对臀腿的支撑。

我们通过采用15毫米厚度的零压感慢回弹海绵,让乘坐体压均匀分布在每个点上。坐上去的感觉就像漂浮在空中,以其自然的生理状态为人体提供良好的支撑,完全释放压力,让用户享受一种独特的无重感。

单是这个慢回弹海绵的材质我们都进行了反复的尝试,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慢回弹海绵,都会在低温下产生明显的硬度变化,对舒适性存在一定的影响,而理想MEGA的座椅即便在零下20度的极寒环境里,海绵硬度变化也只有10%,对舒适性的影响微乎其微。

当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再次把修正后的方案拿给想哥评审时,这次他在入座的第一时间就笑了,‘这感觉就对了,没问题了。”栎茹回忆。不到两周的时间,我们成功让座椅的舒适性再上一个台阶。

03

面向三排,要舒适更要极致的安全

在传统MPV上,三排往往是“能坐”就好。许多品牌都会试图去比拼三排的空间数据,但其如同小板凳般的坐姿却决口不提。为了更大的三排空间,座椅往往设计的坐姿位置较低,座垫较平。

“单纯追求数据上的好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三排乘坐的可能是我们的孩子,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怎么忍心让他们‘蹲坐’在小板凳上,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早在设计之初,我们就把三排的座垫高度设计成了同二排一样的350毫米,并将座垫前端上翘15度,充分承托住大腿,让每个三排的乘员都能拥有最自然的坐姿。

由于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电动翻折的功能结构,导致座椅的内部结构相较我们最初的设定要复杂得多,留给我们去提升舒适性的空间非常有限。第一版样件做出来,我们自己去体验时,大家都面面相觑,‘这样的舒适感我们拿不出手,它配不上MEGA’。

既然不够满意,那就推翻重来。我们重新对发泡厚度进行研究,市场上主流使用的都是60-70毫米,为了进一步提升乘坐舒适性,我们一举将其提升到了接近100毫米,终于让三排的座垫也有了不输二排的舒适体验。

对于三排,最难的是中间靠背位置,通常4/6分体式座椅的座椅中间位置带扶手的都会偏硬,坐在中间的乘员都会抱怨不舒服,媒体评测时也通常都会建议中间位置只作为临时短途乘坐。但我们既然承诺MEGA的每个座位都是主座,那第三排的中间位置我们也不会放弃。

想要靠背变软,就必须增加扶手发泡的厚度和柔软度,可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空间给到发泡增厚,而一旦发泡硬度调软,更会让用户在入座时直接靠到扶手骨架。为此,我们也将二排打造时的经验复用到了三排的扶手上,在扶手表面增加了一层慢回弹海绵来提升表面的松软感,尽最大可能优化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感。

另一方面,我们不只给三排座位的主面和侧翼配备了加热功能,中间座位更是将加热垫布置到了扶手上,为中间成员的臀部和背部都能提供同样舒适的加热体验。

不夸张的说,MEGA第三排的舒适性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豪华轿车的二排水准,这绝对是MPV车型中最舒服的第三排。”研发工程师Daniel介绍道。

三排乘员的安全问题,也不断被研发伙伴们提及。我们将三排座椅骨架的主要受力部件大范围采用了抗拉强度达到1000兆帕的高强钢,进一步保证安全与支撑性能。

“在碰撞事故中,巨大的冲击力会波及座椅骨架和约束系统,如果座垫骨架和安全带固定点发生位移,将导致安全带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在C-NCAP的碰撞测试中,第三排通常不会放置假人去做测试,而我们在座椅碰撞约束性试验中,不仅使用了覆盖中国大部分人群的5%、50%、95%三类不同身材比例假人进行测试(分别对应儿童、女性、男性),并对三排的三个座位都分别进行了反复测试,确保每个座位充分应对正面、追尾、侧面等各类碰撞工况,在危急时刻最大程度守护每个座位上的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Daniel说。

插入表情
已输入0字

2 条评论

冰糖橙0

很遗憾 理想ONE没有得到APP

飞09

已显示全部内容